我叫赵聪 ,男,四川人,电影制作者,师从周传基先生。
阴差阳错走上了电影的道路
我从周老师那里毕业到现在也快2年了,其实说到学电影这事儿,还真挺奇怪,我从小喜欢看漫画,不太喜欢看电影,从小学开始我的课桌里全是七龙珠,幽游白书什么的,我天天临摹漫画,偷着画一些自己给自己看的漫画专辑。我那个时候其实根本没有拍电影的想法,充其量也就是当当演员过过瘾,结果阴差阳错偶然的一次机会被骗进传销里认识了一个朋友,他给我推荐一个系列教学视频《周传基讲电影》,自从我看完这个视频系列后,我就彻底被里面那个神采奕奕的小老头子所讲的东西迷住了,原来电影可以这么拍的,这么回事啊,这么好玩,怎么这个视频里面的电影跟国内我看见的完全不一样!我对拍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要拜他为师!
学习电影那两年,是我整个人生最充实的两年,我们一共7名同学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人每天早起就拿着dv出去拍各种各样的作业,然后回家画石膏像,练琴,凌晨的时候大家都在摄像头前看着老师在美国洛杉矶的家中起床来到镜头前跟我们打招呼,然后一个一个打开我们的作业,一个一个点评,讲解,情绪激动处依然大骂,然后下课时总会跟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有时候是鬼故事,讲完鬼故事,老师就开心的笑,女生就一直在那嚷嚷老师坏。本来一年的教学却整整跟了2年,730天没有一天休息,一天十几个小时高强度学习让我们有了最扎实的基本功。更能体会到拍电影是练出来的,这个是一门视听语言,你不是天才的话,你就得努力学习,不然你怎么创作?
现实与梦想之间,他选择了梦想
我13年从周传基电影学校毕业后,也跟大多数的毕业生一样,年轻的身子从上到下都躁动不安,满脑子的奇思妙想急于想通过电影这一个崭新的媒介表示出来,在周传基先生那里我学到了所有的电影知识,并了解了电影对于我的真正意义,了解到电影真正的魅力,我对拍一个说话人的嘴一直在那说说说说相声似的电影毫无兴趣,我也对把机器放在那动都不动的拍一出舞台剧似的电影毫无兴趣,我喜欢运动,我喜欢声音,我喜欢光影,我喜欢用光和声来讲诉一个故事。
残酷的是毕业后,身边所有的同学为了生计,都分成两个部分,一半去拍了婚庆,一半去了各个传媒公司拍宣传片,我哪边都不想去拍,因为我知道国内大部分公司拍的的宣传片都极其无聊,婚庆更是走流水线,唯一一个值得他们称赞的就是他们的画质是多么的美好。可是了解电影史的朋友都知道,100年前的电影画质还不如现在的手机画质,可是也不会影响你欣赏巴斯特基顿和茂瑙,我觉得我要是拍这些,我干嘛要学电影呢?我为什么不干点其他的谋生?我那段时间,自己始终在这种纠结的情绪中度过,我发誓我绝对不会拍婚庆,实在饿的没法生活了,甚至一度想改行做些其他的,因为对我触动很大的是周老师有一次上课时候说他听到有些同学学完后去拍婚庆,他叹了一口气,他自言自语:“你来到我这,学了这么多东西你去干那个?”
尝到了一点甜头,努力终将有回报
我当时心里很难受,我暗暗鄙视那些同学,其实现在想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也许是另有计划,也许是生活所迫,但是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不想练坏自己的手,手艺是苦练出来的,但是又舍不得离开这行,所以我选择了去做剪辑,闲暇时间自己独立拍小短片寻找机会,有一天我参加了北京市政府举办的一个旅游微电影比赛,我拍摄的短片《不止是带给你微笑》表现不赖,获了个小奖。从此好像我的努力开始慢慢有了回报。
我的好兄弟索书强从中帮了我不少的忙,因为他,我认识了我的制片人路达先生,他看了我那个获奖小短片,很惊讶电影原来可以这么拍,我赶紧跟他解释,差不多九十年前的《福尔摩斯二世》已经这么玩了,我是抄袭他的创意,我自己顶多算过过瘾罢了,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跟制片的合作就开始了,我们先拍了一部四十分钟的短片《爱不重来》,观众口碑不错,在他们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于是我心动了,我想拍个长片练练手,但是制片不一定会相信我能拍长片,也不一定会投资,我耍了个心眼儿,根据他的喜好我选择了一个肉灵芝得新闻,果然他特别喜欢,我呢,对于我来说,我正好拿这片练练手,因为肉灵芝题材的敏感性,和国内大部分人对性是谈之色变,觉得那个是低俗的,老实按照原新闻拍,肯定会完蛋,我想把他给拍成另外一种风格,至于是什么风格,我也说不清,反正我喜欢怎么编就怎么编吧,好在制片给了我充分的信任,我将肉灵芝改编成了现在这样一股浓浓的cult片味道。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对于拍摄,我有个职业习惯,就是我必须画分镜,我喜欢在影片开拍前就自己画完全部分镜,自己在脑子里把全部片子剪一遍,过一遍结构。这样在拍摄时,我会更加胸有成足,肉灵芝全片一共四千多个镜头,我画了将近2个月,在这个片子里,我没有放弃对话,但是我仍然有将近五十分钟的画面是没有任何对话的。我需要观众去看懂这个故事,不是去听懂。没有对话,我仍然可以拍电影。肉灵芝里由于经费有限,我总共只用了三盏镝灯,和一盏钨丝灯,其余所有的道具,器材,我是能自己做就基本全部手工自己动手,剧组基本都是我的同学从全国各地都赶来义务帮我忙,拍摄一共拍了2个月,全部非专业演员。
成片出来后,我本身想参加一些国外的小众B级片电影节,但是苦于没有门路,所以片子就搁置在一边,幸好这个时候友人朱明坚导演推荐给淘梦,《肉灵芝》才得以在爱奇艺与大家相见,上映半年肉灵芝能得到圈内这么多人的喜欢也算是值得我们的付出了,当然在这里离不开淘梦网的大力支持和宣传!
《熊孩子》的成功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拍完肉灵芝后,我基本每天的生活就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电影,不停地看电影,然后晚上整夜对着墙角和天花板发呆神游想一些关于电影的事情,想我以后拍什么电影,我想拍什么电影,我要成为什么样的电影人,就在这段自己慢慢学习,自学的过程中,制片人再一次找到我,给我看了一段网络上比较火的视频。视频内容是关于两个主播之间谩骂斗嘴的一个视频,我其实看完也没太在意,制片人跟我说这两人是网红,并大概跟我讲了讲yy这个语音主播的一些事迹,我听后有些惊讶,因为他说的有些事已经有点不可思议了,我对这个未知的领域产生了好奇,想了解一下,正好他俩小红人都想拍电影,于是一拍即合,我开始绘制《熊孩子》故事分镜头。
对于《熊孩子》来说,它是一个不讨好的儿童片,还是针对他们的粉丝,还是一个网络电影,从剧本内容构思上,我基本放弃了拍一个主旋律的小清新,他们本身就是重口味,粉丝爱的就是他们的重口味,我便依据他们的人物性格写了个一物降一物的基本升级模式,三幕式结构,层层递进的结构本身就容易让观众跟进,而对于这种经典叙事模式的节奏处理已经被证明是对观众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我的任务还是一样,我不管拍什么,我只想拍运动,拍的像电影,拍的有意思就好。
影片拍摄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一度中断拍摄两个月之久,相信每一个做片子的人都能理解这些措手不及的困难,还好,我有一帮我信任,也信任我的同伴们,他们都是周传基电影学校的同学们,摄影师谭志能先生,灯光师张凡先生,剧照师周鹏先生,还有王伦先生等等,他们与我一起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完成了这部《熊孩子》,感谢大家,希望大家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各自以后的拍片中避免。
成长经验
关于后期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希望大家能避免像我这样,后期的钱一定要留足,肉灵芝全片共6万多成本,后期只有不到一万,这个片子后期的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对于后期来说,有的时候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还有就是,网络电影来说,海报真的特别重要,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前期能提前让发行参与一定要参与,他们可以针对你的剧本提前做好宣传计划与网站平台沟通。这里我向大家再次推荐与我合作两次的网络电影发行NO1的淘梦网,他们有专业的宣发团队,最关键的是他们把你的片子当成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对待,这个认真也许就是促成他们今天这么成功的原因吧。
另外希望大家关注我的新片《屠夫》,讲的是一个现代版青年刀客为亲人复仇的故事。插个题外话,电影《熊孩子》上线一天,点击破百万,超过肉灵芝的点击速度,这就是粉丝的狂热,我也是有点惊呆。怪不得郭敬明的片子那么高的票房,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