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是齐文化的源头,聊斋故里,陶琉之乡;其开放政策和璀璨经典曾经照亮世界。很多经典的文化思想都达到了他人无法企及和难以复制的高度。
从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始,从文化渊源的角度,齐文化从时间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东夷文化时期。 齐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别具一格,特点明显。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在地理环境上,齐文化是半岛濒海型文化(非完全海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齐文化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文化(非完全的工商经济文化);在政治思想领域内,齐文化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兼容式政治文化(非纯爱民、法制文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
以现在的目光来看,齐文化是一种崇尚改革开放、追求务实创新、主张以智取胜的先进文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文化瑰宝。两周时期的齐国,与古希腊大致处于同一阶段,淄博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和中心,曾经的繁华令世人瞩目。周至汉时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冶金、纺织、制车、制陶、漆器制作、铸镜、手工业科技中心和海盐、丝绸贸易最大集散地,就有“东方古罗马”的美誉。
在齐文化这片丰沃的土壤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曾经孕育出很多比肩世界的参天大树。遥想当年,蒲松龄老先生在柳泉之畔摆上茶水,请过往的人们以故事交换并累积整理再创作,得以让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实至名归。成书之后,王渔洋等开明之士筹款印书推广,得以让天下人认识了这位淄博的大文豪。这几点从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集于一体的齐文化来看,又是如此的顺理成章。至于聊斋文化的影响力度,至今依然令人膛目结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直言深受聊斋文化的影响,其文风也有很多相近之处;现在中国票房达到24亿稳居排行榜首的《捉妖记》,其最初的名字和电影的IP其实也是源于《聊斋志异》这部传奇的小说集里面的故事精髓。说到了电影文化,其实就像蒲松龄老先生时代的故事收集和文字创作,现在的影音画面取代了原来的纸墨笔砚,观看人数正在爆发似的增加。有所不同的则是,作为工业产品,电影以表现时代变革里面的真善美为主,在扩大影响力度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淄博的电影行业在全国都很有知名度,特别是在电影发行人的眼中,淄博一直都是国内电影界各位大佬青睐的“码头”,淄博电影市场早就已经成为国内票房的重镇。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冯小刚、王晓崇、江平、陈嘉上、陆川等10多位知名导演,周迅、吴京,孙俪、甄子丹、汪东城等几十位知名演员亲自到淄博示好。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在平均票价只有27.55元的情况下,淄博全国排名前60,增长速度也达到了60%以上。2014年,淄博的票房是9860万,但是到2015年年底,淄博市的票房市场突破1.6亿。
除了原来的齐纳院线和鲁信影城,国内大牌院线开始进入淄博。2013年11月,博纳影城进入到淄博核心的商业综合体茂业天地,2014年12月,万达影城开始进入。随后,韩国品牌CVJ入住淄博。2015年5月,沃美影城进入到淄博刚刚成立的万象汇商业。在有80万人口左右的张店区,就有10座电影院,平均8万人就有一座电影院。这一切,让我们淄博人看到一直以来对听故事看故事和对电影产业的持续热爱,更增强了淄博电影出品制造方面的创作动力。
获得泰山文艺奖的90分钟大电影《同路人》,是淄博天雷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国家红十字会出品的一部慈善,感恩,传播爱的优秀作品,不仅获得了央视电影频道的收购播出,还受到国家电影博物馆收藏,中国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在全国发行放映上万场次,在雅安地震的现场放映中曾感动了很多灾民的内心。2015年拍摄的微电影《警花路放》,在国家广电总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的评选中从8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在全国48家网络视频媒体展播,北京卫视,旅游卫视,山东电视台等频道播出,其中歌曲MV等视频的手机转发量达到百万,几乎全国的交警微信都在转发。还获得国家道路安全委员会组织的《安全行中国》微电影评选的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优秀微电影,网络评选最佳等四项大奖,当时的总政歌舞团还根据电影内容改编了话剧《警花路放》在北京八一剧场演出,还获得山东省牡丹奖一等奖,泰山文艺奖等奖项。
片名:《设计师》-参考片名《碰瓷》(数字)
国别:中国
类型:励志,成长,故事片
规格:数字高清
对白语言:中文
发行范围:全国
投资金额:650万
拍摄标准:4K数字高清
制播长度:全片100分钟
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备案:
影剧备字(2015)第4960号
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发证:
(鲁)影单证字(2015)第064号